外媒报道:中国AI数据中心“芯”难题:超10万芯片需求如何破局
据彭博社报告,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着手在义乌建设一座大型人工智能设施。相关招标文件和申报材料清晰地显示,各方计划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打造36个数据中心,并安装超过11.5万块英伟达的高端AI芯片,主要涵盖H100和H200型号。从规模上看,这无疑是中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工程,即便与美国的基础设施能力相比存在差距,但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在该领域积极进取的姿态,正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奋力追赶。
不过,当彭博社向美国相关人士询问该地区中国数据中心项目情况时,却得到了令人意外的答复——没有一位美国消息人士了解这一进展。这一现象背后可能存在两种情况:要么项目处于严格保密状态,以防外界干扰;要么项目尚处于规划阶段,还未广泛传播相关信息。
芯片获取的困境与探索
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芯片出口限制政策,这使得中国难以从美国直接获取所需的芯片。在此背景下,中国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来满足芯片需求。有传闻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允许中国工程师接触AI芯片,中国或许可以通过这些国家间接获取部分芯片资源。
此外,中国自身也拥有一定数量的H20 AI加速器,这些加速器可供国内大型科技组织使用。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可能会考虑充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以缓解芯片短缺的压力。然而,H20 AI加速器在性能和规模上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而且北京目前仍然缺乏稳定的英伟达AI芯片供应渠道,“绿色团队”(英伟达)也尚未为中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尽管面临芯片获取的难题,但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依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强劲增长动力。不过,目前中国尚未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全面转向华为等国内替代产品,而是依赖所谓的“贸易漏洞”来满足计算需求。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出口管制在当前阶段并非完全有效,但也凸显了中国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