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乌克兰提供3.3万无人机智能“打击套件”,压力给到俄罗斯
当下,乌克兰战场正经历着一场悄然而深刻的变革,无人机之间的较量已成为这场冲突的核心焦点。国防软件领域的佼佼者Auterion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成功斩获了一份价值高达5000万美元的五角大楼合同。根据合同内容,该公司将为乌克兰提供3.3万个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打击套件”,旨在全方位提升乌克兰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使其在残酷的战场前线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打击套件”的核心是一块基于Auterion公司Skynode S系统的电路板。该系统运用了定制化的软件,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更为关键的是,一旦操作员选定目标,无人机便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自主行动能力,无需操作员持续操控,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战的灵活性和效率。
Auterion公司首席执行官洛伦茨·迈耶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独特优势:“我们投入大量精力研发了一款专有的软件定义无线电控制器,其核心目标就是有效避免干扰。我们构建的加密快速跳频链路,就像是为无人机打造了一条安全、高效的通信高速公路。从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到如今的跳频加密通信,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为无人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迈耶进一步解释道,在传统的视距内作战系统中,控制器在进行最终目标定位时往往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作战潜力。而Auterion公司的Skynode系统则突破了这一瓶颈,它允许无人机飞得更高、更远,直至操作员精准识别出目标。随后,无人机可在最后一英里的行程中自主执行任务,无需操作员的实时干预。
这一技术优势对于乌克兰军队来说意义重大。在战场上,俄罗斯军队部署的干扰系统虽然能够对无人机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干扰范围主要集中在最后一英里。而Auterion公司的智能无人机凭借其强大的自主能力,能够在与操作员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攻击任务,从而有效规避了俄罗斯干扰系统的干扰,为乌克兰军队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机会。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操作员在无人机仍与自己保持连接时,精准锁定目标。随后,无人机在接近目标的过程中断开连接,继续按照预设程序执行攻击任务。这种作战模式可以轻松击败任何依赖手动操控的无人机,而我们的产品正是凭借这一独特优势,在战场上脱颖而出。”迈耶自信地说道。
目前,乌克兰军队已经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初步测试。他们将添加了电路板和软件的现成硬件应用于约3000架无人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与乌克兰庞大的无人机生产规模相比,这3.3万个先进套件目前仍只是杯水车薪。据了解,乌克兰去年制造了约200万架无人机,今年的生产目标更是高达400万架。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所使用的无人机均为国内自主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标准连接端口为无人机添加打击套件,实现了硬件与软件的完美融合。此外,定制操作系统还支持使用Auterion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视觉系统,该系统具备精准的目标定位和导航能力,为无人机的作战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撑。迈耶在学术界和商业领域深耕多年,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视觉系统的研发,为这一技术的成熟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战场上,乌克兰军队充分发挥了无人机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伏击行动。其中,“蜘蛛网行动”堪称经典战例。据报道,在该行动中,超过100架无人机被巧妙地偷运至距离前线数千英里的五个俄罗斯空军基地附近。这些无人机如同幽灵般悄然出击,据称成功摧毁或损坏了40多架飞机,给俄罗斯军队造成了沉重打击。当被问及他的软件是否在该行动中被使用时,迈耶以保密为由拒绝发表评论。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背后,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博弈也在悄然展开。乌克兰黑客宣称成功摧毁了俄罗斯主要无人机制造商的整个网络,给俄罗斯的无人机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而军事科技新秀安杜里尔公司则与德国军火商达成重要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在北约市场的业务版图。此外,美国和英国启动了“捕蝇草项目”,旨在将先进的反无人机装备投入战场,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无人机威胁。赫格塞斯更是签署飞行备忘录,在一份奇怪的视频中宣布扩大军用廉价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在冲突的另一方,俄罗斯在经历初期的挫折后,迅速调整战略,大幅提高了无人机的产量。俄罗斯不仅获得了伊朗“沙希德 - 136”无人机的制造权,还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了其飞行能力,并将其命名为“天竺葵 - 2”。这一举措使得俄罗斯的无人机在性能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剧了战场上的竞争态势。
上周,一段视频的公布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视频展示了俄罗斯最新的无人机工厂,令人惊讶的是,工厂里竟然有青少年在参与无人机的组装工作。这些“天竺葵 - 2”无人机可从改装后的美国皮卡车上发射,具有较高的机动性。此外,一些无人机还配备了星链天线,实现了更高效的指挥和控制,为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流亡俄罗斯出版物《内部人士》的一项调查揭示了俄罗斯在无人机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策略。据报道,俄罗斯正在利用国家支持的游戏引导孩子们投身无人机战争。其中一款游戏以智能熊驾驶无人机,从一波又一波的网络蜜蜂手中保卫它们的“能量蜂蜜”为故事背景,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在普京的支持下,Berloga平台已招募了60多万名学生,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投身现实世界的无人机研发,为俄罗斯的无人机产业培养后备人才。
然而,对于俄罗斯的这一做法,迈耶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种方法存在根本性缺陷。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操作员佩戴头盔以查看无人机视角的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已经逐渐过时。
“如今,那些仍然依赖大量士兵进行手动控制的军队,在未来的战争中将面临巨大挑战。而在西方世界,我们更加注重保护士兵的生命安全,不希望他们冒险靠近前线。因此,我们必须寻求更加先进、高效的作战方式。”迈耶说道。
他进一步指出,在未来的战争中,无人机群将成为一种常见的作战力量。然而,由于需要处理的目标数量过多,人类操作员将难以应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和复杂的作战任务。因此,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化和自主化将成为未来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致力于实现无人机的最大化自动化,这意味着从战略层面考虑,我们不希望所有无人机都依赖人工控制。我们的目标是研发出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甚至是完全自主)的无人机,以应对未来战争中的各种挑战。”迈耶强调道。
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动化无人机的重要性,迈耶以拦截无人机为例进行了分析。“你可以派一名人类飞行员拦截飞行缓慢的‘沙希德’或ISR无人机,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二战时期的作战速度。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预计未来的无人机交锋速度将达到每小时数百英里。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飞行员根本无法及时做出反应,而自动化无人机则能够凭借其高速计算和快速决策能力,有效地完成拦截任务。”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自动化无人机也具有显著优势。制造一架俄罗斯T - 90坦克或美国M1A1坦克的成本约为450万美元,而且这两款坦克在战场上都极易受到无人机从驾驶舱顶部(装甲最薄处)发动的俯冲攻击。相比之下,Auterion公司的打击套件每块芯片板成本仅为约1000美元,大大降低了无人机作战的成本。这使得无人机作战成为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作战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
迈耶表示,北约国家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趋势。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正在大力推进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使用Auterion公司的产品。未来的战争将不再依赖于拥有大量昂贵硬件和复杂后勤补给的大型营队,而是更加注重无人机的灵活运用和高效作战。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机动性强、无需复杂补给线等优点,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