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老美,奸计又得逞了:美国政府撮合下的"芯片联姻"!英特尔+台积电合资公司初步敲定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英特尔(Intel)与台积电(TSMC)已就美国芯片制造合资企业达成初步协议。根据协议,台积电将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而剩余80%可能由英伟达、AMD、高通等芯片巨头共同持有。这一合作被视为美国政府推动本土半导体制造的重要一步,旨在帮助英特尔摆脱当前的制造危机。
合作背景:美国政府强力推动
- 白宫与商务部介入:美国政府希望避免英特尔完全被外国资本收购,同时迫切寻求稳定本土芯片供应链。
- 台积电态度转变:此前台积电曾对合资提议持观望态度,但在政府游说后同意加入。
- 英特尔困境:2024年,英特尔代工业务亏损130亿美元,全年净亏损达188亿美元,创下自1986年以来最差业绩。
合资模式:台积电持股20%,剩余股份或由多家芯片巨头分摊
- 台积电角色:提供先进制程技术支持,帮助英特尔提升产能与良率。
- 潜在投资者:英伟达、AMD、博通、高通等可能参与,但英伟达CEO黄仁勋此前表示"未被邀请"。
- 政府监管:美国商务部希望确保合资企业符合《芯片法案》政策,避免关键技术外流。
行业影响:全球半导体竞争格局生变
✅ 英特尔翻身机会:借助台积电的制造经验,重振代工业务。
✅ 美国芯片自主:减少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提升本土产能。
✅ 台积电全球布局:此前已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芯片厂,此次合作或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未来挑战:整合难题与市场竞争
- 技术兼容性:英特尔与台积电的制程差异如何协调?
- 股东利益分配:多家巨头共同持股,管理架构可能复杂化。
-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政府是否会对合资企业施加额外限制?
此次合作标志着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竞合时代"——曾经的竞争对手开始抱团取暖,而美国政府正试图通过政策与资本双重手段,重塑芯片制造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