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融合到AI工厂:Nutanix的"三合一"豪赌,突袭VMware,争夺后博通时代市场
在科技领域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的浪潮中,Nutanix 再次成为焦点。这家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云原生基础架构、独立存储与前沿的代理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通用型软件平台,让用户能够突破限制,在任何地方自由运行各类应用。
在即将到来的 2025 年会议上,Nutanix 计划推出一系列重磅举措,包括云原生 AOS 的正式发布、与戴尔 PowerFlex 支持的全面落地、与纯存储 FlashArray 和 FlashStack 产品的深度集成,以及携手英伟达开展企业 AI 计划,推动 agentic embedding 的发展。
Nutanix 负责产品和解决方案营销的高级副总裁李·卡斯维尔(Lee Caswell)指出,公司的核心战略聚焦于三大关键主题:向现代基础架构的迁移、实现应用的无处不在运行,以及支持代理工作负载的持续演进。
Nutanix 的 Acropolis 操作系统(AOS)作为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核心,内置了虚拟机管理程序(AHV)来支持来宾操作系统和应用,同时通过 virtual SAN 将服务器节点的存储资源整合为单个块存储池,还提供虚拟网络和安全功能。值得一提的是,AHV 独立于 AOS,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其他虚拟机管理程序进行替换。整个 Nutanix 软件栈构成了 Nutanix 云基础设施(NCI)。
对于那些需要单独扩展存储容量的用户,Nutanix 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AOS 的虚拟 SAN 可被外部存储系统取代,戴尔的 PowerFlex 便是首个支持此功能的存储产品。这一举措也是戴尔在 Broadcom 更改 VMware 业务条款后,寻求替代方案的一部分。戴尔拥有两套 HCI 系统,其中 VxRail 支持 VMware vSphere 和 vSAN,而 PowerFlex 则具备强大的扩展性,支持数千个节点和多种虚拟机管理程序。如今,Nutanix AOS 与戴尔 PowerFlex 的集成已正式上市,Nutanix 计算节点集群可扩展至 32 个节点,并与可扩展至 128 个节点的 PowerFlex 集群相连,快照保护和数据复制由 Nutanix 的 Prism 管理软件统一管理。
在纯存储领域,Nutanix 与纯存储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集成方案已扩展至具备 NVMe/TCP 互连的纯闪存阵列系统,可扩展至 10 个存储阵列和 20 个控制器,并得到了思科、戴尔、HPE、联想和超微等服务器硬件合作伙伴的支持。卡斯维尔表示,纯存储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这为 Nutanix 拓展新的存储市场提供了绝佳机会,也证明了 HCI 与外部存储在未来将长期共存。
此外,Nutanix 还与思科紧密合作,确保其解决方案与 FlashStack 产品完美集成并获得全面支持。FlashStack 作为思科与纯存储联合推出的融合基础设施(CI)产品,将思科的 UCS 服务器和 Nexus 网络交换机与纯存储相结合,通过渠道合作伙伴进行销售。思科计算总经理杰里米·福斯特(Jeremy Foster)强调,双方的合作基于多年的联合创新和不断扩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了一个成熟、可靠的平台,提供了世界一流的联合支持模型和与思科 Intersight 的深度集成,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的操作环境视图。
在云原生领域,Nutanix 的云原生 AOS 产品将存储和数据服务拓展至超大规模 Kubernetes 服务和云原生裸机环境,无需虚拟机管理程序即可运行。容器化的 AOS 概念使其能够在公共云(如 AWS、Azure、GCP)和裸机 Linux 服务器上自由部署。Nutanix Kubernetes 平台(NKP)结合收购的 D2iQ Kubernetes 平台(DKP)软件,可实现 Kubernetes 编排的容器工作负载在边缘、数据中心和公共云中的灵活运行。例如,Kubernetes 的 Nutanix 数据服务提供了一系列应用为中心的功能,包括快照、复制和跨公共云可用性区域的灾难恢复,助力客户构建和部署云原生应用,实现跨站点的应用和数据迁移。
卡斯维尔透露,Nutanix 正在通过在 Kubernetes 运行时上直接运行容器化的 AOS 来推动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已在亚马逊的弹性 Kubernetes 服务(EKS)上开展早期访问。他认为,随着边缘 IT 基础设施的不断演变,未来五年边缘将逐渐变得像更小的裸机,用户可以在虚拟机管理程序环境内的虚拟机中运行容器化应用,也可以直接在 Linux 裸机服务器上运行容器,甚至在容器内运行虚拟机。
云原生 AOS 的理念源于 Nutanix 的灯塔计划。三年前,该项目提出了“在任何地方运行任何应用程序”的愿景,如今云原生 AOS 便是这一愿景的首个落地产品,为 Nutanix 提供所有 PaaS 级服务奠定了基础。该产品可在内部和公共云中运行,支持 AWS、Azure 和谷歌云裸机实例,并已开始支持 AWS 的新英特尔 i7 Sapphire Rapids CPU 实例,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和 RAG 工作负载。
在人工智能领域,Nutanix 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势头,推出了企业人工智能愿景——Nutanix 企业 AI(NAI)。NAI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统,而非简单的组件,帮助客户顺利启动人工智能操作并确保其安全性。NAI 核心包含一个集中的 LLM 存储库,创建了安全的端点,简化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和代理的连接过程。该平台基于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数据平台参考设计,集成了 Nutanix 统一存储和数据库服务产品,用于处理人工智能的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Nutanix 将在其 Kubernetes 平台上提供推理、嵌入、重新排序和护栏模型,并运行和管理 agentic AI。
卡斯维尔指出,虽然 Nutanix 没有将软件用于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但公司正积极帮助客户提升模型的有效性。Nutanix 支持新的英伟达型号,并认证了一系列 LLM,包括私有的和公有的,如 LLaMA 2、LLaMA 3 等。这些认证的 LLM 针对英伟达 GPU 进行了性能优化,确保模型运行不会超出单个 GPU 的内存限制。此外,NAI 还支持包含计划、使用和评论阶段的代理工作流周期,通过与英伟达的合作,将这些模型纳入生产级工作流,帮助企业更快地构建生产系统。
卡斯维尔强调,Nutanix 的“在任何地方运行任何东西”概念意味着客户可以使用 Nutanix 云平台系统在各种环境中自由运行 GenAI 模型、云原生应用、虚拟化应用、数据库和桌面。Nutanix 就像一个覆盖所有基础架构的通用数据平台,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分布式运行环境。
在有效性方面,云原生 AOS 已在早期访问级别支持亚马逊 EKS,并将于今年夏季全面上市,2026 年支持本地裸机服务器,今年年底开始早期访问。纯存储闪存阵列集成目前处于早期可用状态,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正式上市。Nutanix 与 FlashStack 的集成预计今年夏天推出,年底正式推出。具有代理模型支持的 NAI 现已普遍可用。